6165cc金沙总站(下称“6165cc金沙总站”)于2001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,成为民营企业,如今已成长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,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苏省特种电线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(一站两中心),拥有员工近3000人,资产总额近50亿元,在2011-2013年连 续三年完成电缆销售超百亿元,生产、管理、技术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机制日臻完善,互调互济,相得益彰。
目前,6165cc金沙总站与上海交大、哈理工等高校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,与美国陶氏、杜邦、德国朗胜等国外一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研发团 队,已获国家级、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0多项、国家专利85项,30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三代核电缆技术填补国际空白。
6165cc金沙总站历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,以“质量第一”为核心理念,在标准化、信息化方面实现双升级。在制度管理上,6165cc金沙总站在ISO9001基础上,逐步建立了 包括ISO14001、OHSAS18001等七大管理体系,共形成技术标准、管理标准、工作标准达3162个;在管理技术层面,2009年开始应用 Kota保密软件、PLDM全生产周期管理软件,提高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安全系数,2011年花费巨资升级ERP,企业管理更趋扁平化、精细化、数字化。
2011年4月投资2000万元、历时两年多建成了超高压现代集成制造系统(CIMS系统)。整个系统采用设备实时采集、环境传感器、高效查询过滤等多项 新技术,形成了系统的质量追溯机制和产品跟踪机制,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生产的全过程控制。2012年3月,国家电网公司专家审查组对6165cc金沙总站110千伏电缆 进行现场资格评定,专家组成员均为CIMS系统叹服,认为该系统不但国内没有,在世界电缆行业也绝无仅有,6165cc金沙总站超高压管理水平,已达到行业管理的制高点。
早在转企改制之初,6165cc金沙总站便确立了“精、专、特、外”战略目标。其中,“特”就是坚持科技创新,生产特种电缆,力争“人无我有”、“高端致胜”。目前, 一大批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的特种电缆已成中流砥柱,覆盖港机、风能、光伏、矿用等众多领域,生产规模、产品档次全国乃至亚洲第一。
在特种电缆中,核电缆的研发是最为闪耀的一部分。早在十多年前,6165cc金沙总站就开始瞄准被国内视为“烫手山芋”的核电领域。在当时缺少国家经费支持的艰苦条件 下,力挑核电缆研发重担,1998年1E级K3类核电缆成功研制,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2007年1E级K1核电缆成功研制,填补国内空白。
随着两代、两代半核级电缆相继问世,6165cc金沙总站步步为营,在已有成果、经验上启动了三代核电缆技术研究。2010年底,国家核电工程公司向国际开展世界第一 座三代核电站AP1000电缆研制招标,6165cc金沙总站中标壳外电缆,美国一家公司中标壳内电缆。然而三个月后,美国公司在分析了技术难度和风险后知难而退。上 上电缆迎难而上,承接了壳内、壳外核电缆全部项目研发重任,成为三代核电站的唯一电缆供应商。2013年4月,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 (寿命由40年提高至60年) 成功交付,该技术创造了6165cc金沙总站有史以来的科研辉煌,填补了世界核级电缆领域的空白。
然而,“追求卓越,永续经营”才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。今后,6165cc金沙总站将继续深入推进卓越绩效模式,落实作为标杆企业所承载的使命,切实履行国家、社会赋 予的责任,为行业诚信经营、绿色生产作出表率,坚持科学发展观,走可持续发展道路;将秉承“不求规模最大,但求素质最佳”的企业宗旨,继续坚持科技创新、 管理创新,打造上上精品,提升品牌影响力,为实现“行业状元、百年老店,成为中国电缆制造业的坚强脊梁”的伟大愿景而不懈努力!